导航
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第十一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奖教师代表吴国建老师发言稿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9浏览次数:364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是吴国建,来自于浙江省东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非常高兴来到苏老的家乡领取中国中学数学教育最高奖,更感荣幸作为获奖代表在此发言。真诚感谢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理事会和秘书处的各位领导对我的信任,真诚感谢一路走来关心、帮助、支持我的各位领导、老师、朋友、同事、家人以及我所有的学生。

   我1991年7月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同年分配到东阳中学任教,2015年调到东阳二中任校长。从事教育工作26年,我担任了20年班主任,任教9届高三毕业班,从事数学竞赛辅导工作15年,2005-2012年间在担任教务主任、副校长同时担任班主任、任教两个班数学,兼任数学竞赛辅导工作。担任校长以后,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现任教高三数学。从教以来,我以“用心为教育做点事,努力做一个好老师”为自己的座佑铭努力工作,对学校对同事尽心尽责,对家长对学生问心无愧,对父母对子女多有歉意。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平平凡凡的付出,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努力,我所做的,是我喜欢做的,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数学老师所能做的。

   我始终坚持“努力做一个好老师”的教育理想,把做一个专家型的数学老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我积极参加浙江省首届教育硕士、首届浙派名师班学习,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专业知识,坚持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艺术,积极探索教学模式。1998年,受苏老“多遍读书法”的启发,我开始三步阅读自学辅导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要求做到“一读出印象,二读知细节、三读求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3年,在研究性学习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的时候,我开始了研究性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2009年,结合新课程关于数学文化进课堂的理念我首先提出了文化型数学课堂的概念并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和研究。2015年,根据深化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和必修分层走班教学的实际需要,我带领全校老师开展了基于教师学科理解力培育的自慧课堂研究,倡导基于学生“自觉、自主、自省”的课堂教学模式。我积极参与数学选修课程建设工作,2012年以来,共承建了省地市精品选修课程4门,浙江省网络推荐课程2门,浙江省基础教育微课程1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要求自己做到:教学设计目标明确,教学安排科学有序,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启迪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领悟与习得,注重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努力追求数学课堂的文化品味。我一直追求并希望自己形成“以文化高度引领教学目标,以文化视角研究教学载体,以文化传承组织教学过程,以文化熏陶影响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特色。

   在繁重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之余,我努力践行“用心为教育做一点事”的庄严承诺,积极为基础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力量。我参加了第二轮农村远程教育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承建了浙江省第一个高中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室,是首批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成员近200人,担任浙江教育报首批名师成长导师,担任浙江师范大学成才导师和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高中数学实践导师,积极参加金华市特级教师协会带徒活动,是宁波市卓越工程高端培训实践指导教师,多年担任浙江师范大学实习指导老师,截止目前,指导过的青年教师已达数百人,已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在特级教师、地市名师及各类教学比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活跃在浙江省的数学教学最前线,为浙江的基础教育做出他们的贡献。

   教育是传承的事业。2003年,义乌中学的朱恒元老师获得第六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他是我的导师,1999年,宁波中学的陈守礼老师获得第四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陈老是朱特的导师。今天,我获得第十一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这是对我过去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我未来的希望和鞭策。教学追求无止境,教师生涯正当时,我将以苏老为光辉榜样,一如既往不懈努力,同时也希望将来有一天,我的徒弟能走上苏奖的领奖台。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2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04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