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优秀学位论文|

胸怀坚韧 天道酬勤 —— 数学科学学院十年10篇论文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6-01浏览次数:6518

 

                                                 记者  孙理明

 

       自1999年第一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至今,十年间数学科学学院共有10篇博士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这些骄人成绩,不仅凝聚着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几代师生的汗水与智慧,更反映了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在中国数学教育,特别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领先地位。

 

       复旦数学学科由老一辈数学家苏步青、陈建功等创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在国内有显著地位的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其中包括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教育部规定的全部五个二级学科。曾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五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数学学科, 现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2002年、2006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综合排名均为第二。数学科学学院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骨干和在学术界有突出贡献和地位的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他们始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升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出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正如复旦数学学院院长吴泉水教授指出:“深厚的学术积淀、齐全的学科设置、高水平的指导力量是数学科学学院优良的学术传统薪火相传,优异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优秀的学术人才荟萃辈出的关键所在。”

 

l.  传承学术重基础

       长久以来,数学科学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始终坚持严格选拔、宁缺勿滥的原则,形成了既完备又不拘一格的选才制度,把那些乐意做数学,适宜做数学的优秀学生引入到数学研究的殿堂。为夯实这些研究生的专业基础,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学院始终坚持传统,按照培养计划,每学期都开设大量的研究生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与前沿课程。值得指出的是,主讲这些课程的都是学院优秀骨干教师;更可贵的是,他们往往不计工作量与报酬,用心备课、悉心传道、耐心解惑,为学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进入数学研究的前沿做出了大量的基础性教学工作。不难发现,也正是这些重视基础的举措成为了学生在今后的科研中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数学学院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形式是由苏先生、陈先生早年即已倡导的讨论班。这一“传家宝”传承至今,已经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高年级的本科生到所有的研究生,从新近留校的青年教师到各学科方向的研究骨干,都积极参与到各种类型的讨论班之中。吴院长告诉记者,在讨论班上,大家可以研读经典文献,可以介绍最新学科动态;可以平等发表学术观点,可以激荡学术思想,可以挑战权威观点,可以获得犀利点评;在讨论班上,大家不再限于“老师授课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不再限于“九十分钟两节课”的简单程序,学生与教师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思维的碰撞常常持续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甚至延续到灯火通明。讨论班业已成为学院培养学生继承严谨学术传统、提升独立科研能力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学生们真正体会到“如何做学问,做怎样的学问”的真谛。

 

2.  师如母般育学生

       这10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均出在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基础数学5篇,应用数学2篇,运筹学与控制论3篇。

       数学科学学院对于优秀博士研究生的培育与优秀博士论文的选拔设立了完备的制度,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措施。近年来,结合校研究生院设立的研究生创新基金的申请,学院尽可能鼓励和支持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进入到科学研究的第一线,积极参与各类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每年度,数学学位分委员会专家们会集中认真审阅材料,确定学院优秀硕士、博士论文的跟踪、申报名单。学位分委员会委员、特别是主席李大潜院士、副主席洪家兴院士,还会逐一对申报材料等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这些论文最终获得市级乃至全国的荣誉称号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吴院长坦言,学院中的老师每多带一名研究生,肩上就自然又多了一份压力、一份责任。这样的压力与责任在数学学院转化为一个无私而伟大的传统:老师常常将较有把握的、有潜力的研究课题交给学生去做,而自己则又去开拓一个新的未知前景的领域——通常,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有所成就需要花费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大家知道,在数学类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核心内容必须是崭新的、正确的,创造性的;而在浩瀚的数学海洋,虽然有许多待证明和探索的方向,但若单凭学生自己的摸索,恐怕很难在短期内获取成果,甚至可能会影响其论文的发表和学位的正常申请。为了增强学生对于从事数学研究的信心, 尽快进入研究领域,数学学院的老师往往会将自己熟悉的研究课题交给学生继续做下去;每每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这些老师又会给予最为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在我们学院,老师们奉献很多。大多数的学生,当具备协助老师一起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之时,他们已临近毕业,走向新的岗位。”吴院长说,正是有一大批默默“哺育”学生成长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们羽翼丰满地搏击长空,在数学长河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3. 狭路相逢恒者胜

       诚然,每位学生的研究领域基本上是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确定的,但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的培养依旧充分体现了复旦的学术传统——“思想自由,学术独立”。那些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学生,在研习经典中寻求思路,在伏案推演中寻求创新,在计算模拟中寻求突破,在讨论交流中寻求完备。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对于自1999年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起,就参与遴选与申报工作的吴院长来说,这十年中获奖学生的天资与学术钻研特点让他感触颇多。吴院长微笑着说:“在数学这门学科中,那些特别聪明的人往往不易成功,原因何在?因为他们大多缺乏坚持与坚韧——但是,数学的成功往往很大一部分正取决于坚持与坚韧,取决于苦作舟、勤为径。”

       回首十年获奖路,吴院长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03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学生陈伯勇。这名学生是从本校硕士直升到博士的应届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做出了深刻的研究工作,虽然研究成果的数量相对来说并不是很多,但学院在推荐时注意到他的“论文质量”。 于是,学院从2001年开始便推荐陈伯勇的论文去参与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也许是因为发表在SCI上的论文数量不多而落选。然而,学院始终没有放弃对陈伯勇的推荐。2003年,他终于斩获了三年来梦寐以求的成就,斩获了他数学研究新的起点。

       获得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作者雷震博士,在获奖感言中这样写道:“学术研究要有一定的坚韧。很多人觉得做数学很苦,但不少人也发现数学经常令人快乐。我们经常在无助、疑是无路、倍感沮丧绝望之后,马上又会经历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地,但非常可能第二天又让我们再度失望、痛苦、绝望……数学人的生命感悟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我觉得,做数学研究就像滑雪,也像冲浪运动,兴奋、刺激,有挑战,有征服,当然我们还要学会欣赏在巅峰与深谷之间的轮回之美。但只要是‘自持则立,思变则通’!”

 

 

 

附: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情况

           

年份

 

1999

姓名

 

黎镇琦

专业

 

基础数学

博士论文题目

 

复Grassmann流形的极小曲面

导师

胡和生

忻元龙

1999

乔志军

基础数学

可积系统的广义Lax代数,r-矩阵及代数几何解

谷超豪

2000

周汝光

基础数学

与孤立子方程相关的有限维可积系统

谷超豪

2001

张    旭

运筹控制

半线性分布参数系统的精确能控性及其某些相关问题

雍炯敏

2002

陈启宏

运筹控制

变分不等式的间接障碍最优控制问题

李训经

2003

陈伯勇

基础数学

关于Bergman核的一些研究

张锦豪

2004

王    勤

基础数学

粗几何上的指标问题的局部化方法

陈晓漫

2005

楼红卫

运筹控制

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问题解的正则性

雍炯敏

2006

提名

王泽军

基础数学

二维轴对称活塞问题激波解的存在性

陈恕行

2007

卢文联

应用数学

动力系统与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

陈天平

2008

雷    震

应用数学

粘弹性流体力学方程组整体经典解和不可压缩极限

周    忆

 

Copyright © |2012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042465